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新闻,讲的是一个初中生女孩,写了关于爷爷奶奶爱情的作文,并发表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,引来很多成年人的共鸣和自愧不如。但在评论区,我也看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,很现实、很有道理、也很让人厌恶。这也突然让我想到了之前自己所悟出的两个道理:一、人都喜欢比自己笨的人;二、笨的人,才懂爱。
人都是自私的,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自私,更聪明的人,更懂得用方法隐藏自己的自私表象达到真正的自私目的。虽然我之前有写过人都是为了别人而活,但我也说了,那是换一个角度思考的结果,从真正的主观角度来看,人做事的初衷始终是为了自己。而相对笨的人,则更容易被各种高尚的言论洗脑,抱着各种天真的希望,相信自己的无私才是对的,结果被别人占尽便宜,这样的人,大家自然是最喜欢的。
很多聪明的人都喜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,他们渴望被认同、被肯定。但和同样聪明的人在一起时,他们收获到的却总是质疑和鄙视。而笨的人更能给予他们崇拜的目光、不明觉厉的肯定,让他们找到存在感和满足感。
说到这里,好像感觉笨的人都是工具人,都是被人利用的对象,所以大家才喜欢他们,但其实,也正是因为他们,才让这个世界有更多的爱。很多聪明的人都不相信爱,因为爱的定义是不求回报的付出,对于聪明的他们来说,干嘛要去无私的付出呢,他们只希望索取。即使他们表面上表现出像是在付出,但他们内心深处早已盘算好了如何获得回报,以及回报的价值是否能抵消自己的付出。但是对于很多笨的人来说,他们可能只知道自己应该去爱别人,只知道这样做是对的,这样做让世界更美好。可是,如果你问他们,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?他们可能完全答不上来,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深思过,也从来不会去怀疑,也许他们只会说:“因为当初上学时,老师是这样教的。”笨的人所相信的爱,是那么的盲目,他们不懂得怀疑,也不想去怀疑,但也正因为如此,使得他们的爱是那么的坚定。
可能聪明的人会说:那这种所谓的爱,又有什么意义呢?确实,如果是站在一个绝对理性的个人角度来思考,这种爱确实没有意义。但如果站在人类这个族群、这个社会的角度上讲,那就不一样了,它能让人们和谐相处、相互理解,让整个社会变成更为文明的形态。仔细回想一下每天让你伤心、愤怒、不开心的那些事情,有多少事是因为别人对你的不理解或者各种利益冲突所造成的?如果大家都能互相理解一下别人,是不是就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开心了?就算抛开从社会这个宏观角度看待问题的思维不说,回到个人的角度,其实,很多人嘴上说着爱是毫无意义的,但内心深处却始终渴望得到爱,他们也想体验不顾一切为别人付出,然后内心的那种满足感,这种感觉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毫无意义,但就像每个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一样,就算明知对方是在奉承自己,内心还是会涌现出一丝喜悦,这就是人类内心的奇妙之处。
整篇文章我一直提到聪明的人和笨的人,有人可能会问,怎么叫聪明?怎么叫笨?我所理解的聪明,其实就是遇到任何事,都会去深入思考、去怀疑的人,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见解,而不仅仅是听信别人的观点。而我在文章中所说的笨的人,他们的这种笨,不是智商上的缺陷,它是感性战胜理性的表现,有人称它为“人性”,有人叫它“圣母”,不管大家怎么看它,它都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一个人做不到百分百理性,只有电脑程序才做得到,而一个缺乏理性的人,也做不了任何事。如何平衡自己的理性和感性,让自己更聪明还是让自己更笨,是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。